/*INSERT GLOWLINE*/

好书任选:罗素投资2023年夏季书单

夏天来临了。这是最适合安心坐下来的季节,或者海边小憩,或者冲上云霄——并且抱上一两本好书,啃个痛快。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四处询问同事们这个夏天有什么好书推荐,这也很快成了我在罗素投资最爱的一项传统节目。

于是,随着今年的夏日如期而至,我非常高兴再度与大家分享我们压箱底的精选书单——且今年的书单内容格外精彩。从深度解析无意识偏见,重新构想高等教育的图景,到浅读劳动力的代际差异和地理学的力量,我敢说我们的这份 2023 年书单中总有一本适合您。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来看看我们这份书单,从中挑出一本仔细研读。值此夏日,是时候舒缓放松身心,拓展自己的视野了。

对抗美元:美国的金融制裁与美元面对的国际反制 (Bucking the Buck: U.S. Financial Sanctions & International Backlash Against the Dollar)

作者:丹尼尔·麦克道尔 (Daniel McDowell)
牛津大学出版社

要想理解未来的金融走向,就要同时对各国政府、全球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包括货币在内的市场形势有所了解。这本书不仅能为读者提供有关全球金融/支付体系运作实务的独到见解,还论述了美国增加使用金融制裁手段如何促使更多国家开始寻求部署反美元政策。继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后,美国的制裁活动近来再次达到高峰。鉴于美元是全球通用的储备资产和跨境投资活动的首选货币,美国以外各国政府之间的细微政策差异足可对长期性的贸易流动和投资趋势造成显著影响。

写给领导者的无意识偏见指南:如何重塑偏见、培养联系、打造高绩效团队 (The Leader’s Guide to Unconscious Bias: How To Reframe Bias, Cultivate Connection, and Create High-Performing Teams)

作者:帕梅拉·富勒 (Pamela Fuller)、马克·墨菲 (Mark Murphy)、周慧安 (Anne Chow)
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

无意识偏见是别人苦恼的问题,而不是您需要考虑的问题,对吗?大部分人,也包括我本人在内,往往都是这样想的。而这正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写给领导者的无意识偏见指南》深入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令我们深受影响却并不自知的主题。这本指南读来宛若与多位资深专业人士的促膝长谈,对于无意识偏见在当今多样化的世界中所具备的影响力,他们有着鞭辟入里的理解。

三位作者中的一位是帕梅拉·富勒,她曾是任职美国国防部的一名多样性分析师。另一位作者周慧安,则是AT&T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她也是AT&T公司历史上第一位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女性有色人种。这本书无异于一记棒喝,迫使领导者们直面自身偏见,用实际行动塑造包容性的职场环境。作者在书中第一章便开门见山,直陈何为无意识偏见以及无意识偏见在如何干扰我们的决策。其中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例子,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这本书并未仅止步于唤醒读者的意识,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三位作者列举了大量的策略和技巧,帮助众位领导者正面应对自身偏见。从简单练习如何对自己的假设前提提出疑问,到实施公平的用人政策,三位作者为读者提供了多种工具,让读者能够用于改变自己所在的职场环境。每一章的最后都附有相应的案例分析和讨论题等其他工具,例如准备事项列表,以及一张如何重塑无意识思想的方法清单。

三位作者还特别强调了持续教育和对话的重要性。他们积极倡议各位领导者打造能够安心地围绕偏见展开坦诚讨论的职场空间,让员工有机会分享自身的经历和观点。

信息过载时代的生存之道:应对全球信息爆炸的五条成功秘籍  (Thriving on Overload: The 5 Powers for Success in a World of Exponential Information)

作者:罗斯·道森 (Ross Dawson)
麦格劳希尔出版社

罗素投资的业务核心在于收集信息,制定决策。随着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形成可执行见解的能力难免会现出颓势。这本书概述了应对“信息过载”的五种策略,旨在帮助领导者和从业者们对未来进行更多有效思考,从而在当下做出更佳的执行。书中对于我们如何找出通往期望未来的最有效路径提供了一些新的见解。

巨变时代:高等教育的过去、现在和不确定的未来  (The Great Upheaval: Higher Education’s Past, Present, and Uncertain Future)

作者:亚瑟·莱文 (Arthur Levine)、斯考特·范佩尔 (Scott Van Pelt)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出版社

很多作者都写过技术变革的速度正在飞速改变社会中的众多行业,但是很少有人关注这些变革会如何影响美国最受推崇的一项社会机制——高等教育系统。幸好,我们还有亚瑟·莱文和范佩尔,两人在他们于2021年出版的著作 巨变时代:高等教育的过去、现状和不确定的未来 中直面了这个话题,批判性地探讨了美国教育未来的发展走向。

两位作者的分析从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历史钩沉探微开始,将其根源追溯至远古时期的文明和宗教组织。莱文和范佩尔特别讲到了工业革命对高等教育的变革性影响,包括我们如今所熟知的现代大学的设立。接着,他们又将话题转到了现代,审视了当下的高等教育系统正在发生的深远变革,并将这些变化归因于三种关键因素:全球化、技术进步、以及不断转向的社会预期。

莱文和范佩尔特别提到了教育行业日益加剧的商业化,课外辅导费用的上涨,以及对职业技能的愈发重视,一别于传统的通识教育。他们还深入探讨了高等教育系统因为在线教育平台的崛起和网络公开课 (MOOCs) 的兴起所开始面对的挑战和困境。书中的最后一章十分贴切地以 “展望未来”为题,探讨了其他潜在的教育模式(例如终生教育和能力本位教育)在未来数年可能会永久改变高等教育。在这一章中,莱文和范佩尔针对大学所担当的社会角色、社会对适应和创新能力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机构帮助学生做好面对未来挑战准备的责任尖锐发问。

归根结底,我认为这本书的宝贵价值在于它清晰阐述了当今的高等教育所面对的难题,同时也是对众位教育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和学生们采取行动的号召。通过积极反思和重新界定高等教育系统,才能确保其跟上日新月异的世界的步伐。

保罗·沃尔克:一代金融传奇的诞生 (Paul Volcker: The Making of a Financial Legend)

作者:约瑟夫·B·特莱斯特 (Joseph B. Treaster)
约翰威立出版社

美联储为抑制通胀而持续斗争的时间越长(现已进行了16个月并且还在继续),越是让我觉得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以了解美国央行,在当年是如何应对那个无可比拟的通胀危机的——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那段价格飞涨的时期。

纽约时报》记者约瑟夫·特莱斯特为率领美国央行度过那段危机最低谷的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撰写的传记,精准地满足了我的这个需求,并且为我带来了更多的收获。特莱斯特开篇先从沃尔克在童年时期表现出的才华和在新泽西被养大成人的经历写起,接着是他历经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求学生涯,最后以对沃尔克先后在私营及公共金融服务领域任职时期的大量探讨作结,包括任职于大通曼哈顿银行、美国财政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以及领导美联储的经历。

在我而言,这本书的亮点在于特莱斯特对这位前任美联储主席激进加息决策幕后故事的探知——不到两年从 11% 加至20%,以“击败通胀恶龙”(这也成了沃尔克的一句名言),这个在20世纪70年代困扰美国消费者多年的难题。作者十分出色地探讨了这位美联储主席根除通胀的坚定决心,尽管他因此出台的货币紧缩政策在后来引发了两次惨烈的美国经济衰退。读到这里时,我饶有兴致地注意到,沃尔克领导下的美联储与如今由杰罗姆·鲍威尔 (Jerome Powell) 带领的美联储之间存在着若干相似点,包括这两位央行首脑都深信,持久而顽固的通胀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所面对的头号大敌——甚至比经济衰退还要可怕。

总体而言,特莱斯特对沃尔克的刻画提供了一种引人入胜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 20 世纪金融界伟人之一的生涯。就像大名鼎鼎的卡尔·萨根博士 (Dr. Carl Sagan) 曾说过的那样,只有知晓过去,才能理解现在。我认为所有想要对当前由鲍威尔带领的美联储的抗通胀思路有更多了解的人,都有必要读一读特莱斯特的这本作品。

地理学的力量:十张地图解读世界的未来 (The Power of Geography: Ten Maps That Reveal the Future of Our World)

作者:蒂姆·马歇尔 (Tim Marshall)
艾略特与汤姆森出版社

面对各类千差万别的全球事件,您是如何理清自己的思绪的?阿富汗境内的纷乱战事与英国脱欧和全球金融危机有何关联?蒂姆·马歇尔是在英国天空新闻台任职多年的海外新闻记者,对于上述问题,他的回答是三个字:地理学。

马歇尔在书中探讨了在他看来将会塑造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10个地区——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希腊、伊朗、萨赫勒地区、西班牙、沙特阿拉伯、土耳其、英国和太空。马歇尔提出,像山脉之类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一国之运的影响足以比肩政治和意识形态。他也利落地戳破了那些在看待全球事务时经不起深思的惯性思维。在金融服务领域,我们总是将中国和澳大利亚归属于亚太地区,“但是北京到堪培拉的距离跟北京到华沙的距离是差不多的”。

马歇尔对于我们“生活在一个扁平的世界里,藉由网络进行的金融交易和通信令距离消弭于无形,地理位置也丧失了意义”的论调嗤之以鼻。虽然这位作者也明确承认,现代技术的确改变了我们突破地理阻碍的方式,但是地理学的力量依然强大如初。他在书中对现代希腊人的描写如下:“战略层面上,他们所挂怀的问题跟他们当年仰望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阿波罗、阿芙洛狄忒众神的时候是一样的。神祇已逝,帝国兴盛而又消亡,盟友数度变换,但在希腊人心目中,自始至终不曾改变的永远是哺育他们的这片疆域——这些山脉与海洋。” 。